坚持思想引领和文化涵育相结合
思想引领是以真理的力量和魅力武装群众、指引人民,文化涵育是以文化的内涵和意蕴浸润心灵、滋养精神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以思想引领保障文化涵育的正确方向,以文化涵育不断拓展思想引领的深度和广度,实现培根铸魂和启智润心的有机统一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历史发展、文明繁盛、人类进步,从来离不开思想引领。”思想引领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。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指导下,党才能始终保持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引领地位,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、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。在长期的革命锻造中,党的思想引领力不断增强,始终是应对意识形态安全风险、维护国家稳定发展大局的坚强领导核心。爱国主义教育法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坚持思想引领、如何发挥党的理论创新优势作出明确规定,强调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筑牢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,是做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指引,是凝心聚力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的行动纲领。
文化自信是更基础、更广泛、更深厚的自信,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、最深沉、最持久的力量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,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共有精神家园,与人类社会演进、世界文明发展相伴而生。文化涵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,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条件,也是振奋民族精神、巩固国家观念的必然要求。爱国主义教育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,强调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,坚定文化自信,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化人育人。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突出优势,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,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;发掘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革命文化资源,弘扬革命传统、传承红色基因。同时要注重借鉴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,培养理性、包容、开放的爱国心态。